昨天新聞報導,國外有民眾在Google地圖上發現美國德州,以及相距1600公里的新墨西哥州上空,出現兩架粉紅色飛碟形狀的物體。

每日郵報新聞:http://www.dailymail.co.uk/news/article-2210237/Mystery-identical-UFOs-1-000-miles-apart-caught-Google-Street-View.html?ito=feeds-newsxml

美國CNN電視報導:http://edition.cnn.com/video/#/video/us/2012/09/28/dnt-google-street-view-ufo.kltv?iref=allsearch

引述台灣新聞:http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120930/108811.htm

        由於最近沒有發生比較特殊的UFO事件,所以國際媒體一發現到這則飛碟小新聞後即大肆報導。甚至昨晚台灣某人氣電視節目,也有看到來賓在介紹討論。

        原先想說這種UFO照片,真的是屬於超級小屁屁等級的事件,不值一提。但又看到有些網友對此感到迷惑,所以撰文將真相提供給各位參考!

        就個人淺見、對於UFO領域的分析研判後,早已經將這種外觀看起來,類似像碟型的不明飛行物排除在外。意思也就是說,這種形狀像碟子的UFO(外星飛船)實際上是不存在的。而來自全球目擊報告的這類型資料,幾乎都是誤認錯覺幻覺謊報偽造惡作劇等等因素造成。還有三角形的UFO也是如此!

        因為這種碟型狀的UFO起源,個人認為本來就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延續。也就是當初19476月的阿諾德飛碟目擊事件,被只顧賺錢的媒體,將他所目擊物體的形狀誤導誤報後、所造成的宣染效應並流傳至今。

這篇文章中段有敘述到這段:http://explorers2012.pixnet.net/blog/post/68141606

上圖:出現在德州google實景圖的UFO

德州google實景圖:點選此列進入連結

上圖:個人在德州出現UFO的實景街頭位置,往前移動到十字路口後,再回頭一看,又可看到粉色UFO出現在某汽車的前頭

上圖:出現在新墨西哥的UFO

新墨西哥的的實景街圖(將人的指標移至A點處即可看到該UFO):點選此列進入連結

上圖:國外UFO迷很興奮、立即將亞當斯基型飛碟對號入座。歷來許多飛碟事件就是這樣被穿鑿附會形成......

PS.亞當斯基的飛碟在幾十年前,早已經被揭穿是場世紀大騙局!

 

 真相解析~

        這種只有在攝影鏡頭才會出現的UFO照片,不論提供者是用相機模式拍攝,或者是攝影機模式。照片裡會出現有亮度、及多種顏色和形狀的UFO,多半都是陽光或周遭光線反射在鏡頭的光暈(鏡頭耀斑)所造成。

鏡頭光暈:點選此列進入連結

上圖:這張google實景是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另一個街頭拍攝。照片中的鏡頭光暈實際上就是出現在這則新聞的UFO。

該實景街圖網址:http://goo.gl/maps/BueOE

(各位在這個實景街頭網址上,直接點選前進的話,就可以看到沿路右邊地面上,每禎照片都有出現類似新聞報導裡面,這種粉紅色UFO的影像)

上圖:相同的鏡頭光暈在2009年時,出現在google map亞利桑納州的的兩處地點

上圖:這張鏡頭光暈是2007年11月出現在密西西根州的google map

上圖:這張鏡頭光暈是2008年google map出現在阿肯色州的尤里卡溫泉附近

類似像以下這幾張國外的UFO照片,也都是這種鏡頭光暈因素所產生的UFO誤認~

題外話~

        經過解說後,各位或許會覺得,著力在上面那種媒體商業炒作的小屁屁粉紅色UFO事件,真是種智力與時間的浪費,那有什麼是值得撰文介紹給大家參考的所謂大屁屁”UFO事件呢?(知名的薩根博士以前有講過:尋找UFO是一種智力的浪費)

        我想例如像1964年最著名的索科羅飛碟遭遇事件、還有被國外幽浮界列入10大最佳UFO事件~即是199630多人在夜晚,共同目擊的育空巨型飛碟事件。我認為這兩起目擊事件帶給人們的啟示較多。當然這兩起事件,也早已經被國外研究者揭露出幕後的真相了,待找時間會再撰文提供各位參考!

上圖:1964年最著名的索科羅飛碟遭遇事件(想起去年曾有撰文寫過,但有一次手賤,覺得寫的不好所以刪掉,也沒有存檔需重新再來)

13-05-14更新~已完成請參考:1964年新墨西哥州索科羅UFO目擊事件~揭密幕後真相!

上圖:曾列入10大最佳UFO事件~1996年共有30多人目擊的育空巨型外星飛船事件

13-05-17更新~已完成請參考:1996年12月11日加拿大育空巨型飛碟30多人目擊事件~真相解析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探索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